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直接晒干。主产于河北安国及安徽亳县、涡阳。
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和根茎。(《中国药典2015》)
主产于河北安国及安徽亳县、涡阳。
根及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直接晒干。(《中国药典2015》)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茎、叶的残基;质稍硬。根茎簇生多数细根,长3-15cm,直径0.1-0.3cm,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中国药典2015》)
辛、苦,温。归肺经。(《中国药典2015》)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中国药典2015》)
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中国药典2015》)
5-10g。(《中国药典2015》)
有实热者慎服。(《中华本草》)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中国药典2015》)
显微鉴别:
本品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多萎缩或有时脱落,内含紫红色色素。下皮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侧壁及内壁稍厚,有的含紫红色色素。皮层宽广,有细胞间隙;分泌道4-6个,位于皮层内侧;内皮层明显。中柱小,木质部略呈多角形,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弧角间;中央通常有髓。
根茎表皮有腺毛,皮层散有石细胞和厚壁细胞。根和根茎薄壁细胞含菊糖,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菀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1.治久咳不瘥: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三物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生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本草图经》)
2.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脓血腥臭,连连不止,渐将羸瘦:紫菀(洗去苗土)一两,桔梗(去芦头)一两半,天门冬(去心)一两,贝母(煨令微黄)一两,百合三分,知母三分,生干地黄一两半。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紫菀散)
3.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动不安:紫菀一两,桔梗半两,甘草、杏仁、桑白皮各二钱半,天门冬一两。上细切,每服三钱。竹茹一块,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二沸,温服。(《伤寒保命集》紫菀汤)
4.治吐血、咯血、嗽血:真紫菀、茜根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子大。含化一丸,不以时。(《鸡峰普济方》紫菀丸)
5.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千金要方》)
6.治小便不利:紫菀、车前子(布包)各12g。煎服。
7.治习惯性便秘:紫菀、苦杏仁、当归、肉苁蓉各9g。煎服。(6-7方出自《安徽中草药》)
紫菀: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或段,干燥。
蜜紫菀:取紫菀片(段),照蜜炙法(通则0213)炒至不粘手。(《中国药典2015》)
北药
1.《本草求原》:“利小便淋浊。”
2.《本草汇言》:“治老人血枯气燥,大便不通”
3.《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藏。”
4.《别录》:“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5.《药性论》:“能治尸疰,补虚下气,及胸胁逆气,治百邪鬼魅,劳气虚热。”
6.《新修本草》:“治气喘,阴痿。”
7.《日华子》:“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渴,润肌肤,添骨髓。”
8.《本草衍义》:“益肺气。”
9. 王好古:“主息贲。”(引自《纲目》)
10. 宁原《食鉴本草》:“主肺经虚热,开喉痹,取恶涎。”
11.《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12.《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Copyright©2018-2020 道地药材网 版权所有
运营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业农村部农机总站
电话:010-87385567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0073号-3